本周热点
文旅集团三家公司入选湖北省数据要素型企业名单,数字化转型再获权威认证。近日,湖北省数据局公布第二批数据要素型企业名单,湖北文旅集团旗下湖北智慧养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湖北数字文旅有限公司、湖北聚游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入选“数据资源企业”“数据应用企业”“数据技术企业”名录。此次评选聚焦数据要素关键环节,集团凭借“一部手机游湖北”平台、湖北养老服务平台等示范项目,推动“游湖北平台旅游服务运营数据集”等取得数据资产登记认证,实现数据资源向资产的价值转化。作为省级文旅龙头,集团将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机制创新,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湖北数字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湖北数字文旅集团与乐聚(深圳)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近日,湖北数字文旅集团与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在武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智慧文旅、康养服务、研学教育等领域,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与文旅产业创新融合,打造“机器人+文化旅游”示范性标杆。根据协议,数旅集团将依托文旅资源优势推进产品创新,乐聚机器人则以核心技术构建智能化应用场景,助力文旅项目升级。此次合作旨在整合“资源+技术”双优势,培育文旅产业新生产力要素,为湖北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科技动能。
2025文旅生态创变大会将发布超百项文旅合作需求。2025文旅生态创变大会将于近日在仙桃·沔阳小镇举办,届时将发布超100项文旅合作需求,覆盖武汉、襄阳、宜昌、恩施等13个地市州。此次发布的项目涵盖策划咨询、主题乐园、高端民宿、露营地、夜游演艺等多元业态。例如,沔阳小镇推出露营地、船坞酒店等8类合作;襄阳隆中风景区招募三国文化主题街区联营;宜昌清江画廊寻求水上娱乐项目合作;恩施大峡谷拟开发悬崖咖啡、星空餐吧等新业态。大会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促进资源对接,推动“文旅+科技”“文旅+生态”等融合创新,为湖北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最新资讯
● 王忠林调研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强调打造全国研发创新基地。近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调研武汉东湖高新区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为创新中心及产业联盟揭牌。王忠林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是科技竞争新高地,需聚焦强“大脑”“肢体”“整机”,推动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等技术融合,加快高可靠性整机产品产业化。他强调,要强化需求导向,通过包容监管和资本引导,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力争“五年成势”,打造全国影响力的研发创新基地。省领导郭元强、张文兵等参加活动。
●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4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文旅行业持续向好。年末各类文旅单位达34.7万个,国内居民出游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旅游总花费5.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入境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60.8%。此外,新增19家国家5A级景区、2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4个项目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显著。
● 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近日,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新闻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迭代升级,结合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产品。推动生态文化融入旅游发展,围绕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传统生态文化传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主题,推出一批生态文化特色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发体现生态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扶持“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探索生态文艺创作与科技深度融合,积极利用环保材料开发生态文化创意产品。
●戴斌:“情绪价值”成文旅市场新引擎。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近日指出,2025年文旅市场呈现“情绪价值驱动”特征,游客更关注旅游中的故事感与生活感,供给侧需从“堆砌景点”转向满足个性化需求。戴斌强调,传统文化再造与旅游资源融合的探索,已经从“有内容”迈向“有体验、有情感”,这正是供给侧创新对市场产生的深层影响。文旅目的地需打破“网红依赖”,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融合本地生活常态提升体验质感,以“静水长流”的真实生活场景增强游客情感连接,实现从短期流量到长期价值的跨越。
●2025年端午假期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综述。端午期间,湖北省文旅活动以周边游、省内游、亲子游、微度假为主。近期央视6次报道湖北文旅情况,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人民网、央广网、国际在线等央媒和省市主要媒体积极宣传湖北省端午假期丰富的文旅活动。节日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每日视频调度重点市州、景区和安全生产点位,特别要求全省文旅系统强化假期战备工作机制。全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安排政务、投诉、咨询、应急等不同岗位职责的值班队伍24小时在岗值班,确保应急准备充分、机构高效运转、信息准确畅通。
● AI技术赋能景区体验升级,人机协作成智慧旅游新趋势。随着AI技术发展,“AI进景区”成旅游行业热点。山东泰山、黄山等景区引入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帮助游客减轻登山负担,获老年游客好评。云门山风景区启用无人机运输物资、智能导览系统及森林防火监测系统,提升运营效率。张家界景区则有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提供检票、行李背负等服务。专家指出,智能机器人在文旅场景适配性高,未来需坚持人机协作,通过“AI+人工”模式优化服务,如增设人工引导岗。景区在引入AI时,需平衡产业效益、游客体验与社会责任,推动“人机共生”的智慧旅游新业态发展。
● 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试营业,开启文旅消费新体验。近日,湖北试营业武汉首家市内免税店,该店实行“离境提货”模式,不仅汇聚国际品牌,还特设国潮文创区,汉绣手帕、阳新布贴等200余款湖北非遗手工艺品吸引眼球。此外,湖北非遗美食如蔡林记热干面、潜江小龙虾及名茶赤壁青砖茶等也成为购物清单热门。结合中国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湖北正以“国际大牌+本土非遗”组合拳,打造“购物+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新场景,助力全球游客解锁“荆楚记忆”。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搜集